毛昌,1965年12月出生,四川新津人,中共党员,成都市新津县昌达水电器材有限公司、四川省津昌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,系成都市新津区个私协会会长、党总支书记,区第十届政协委员、区工商联商会副会长。先后荣获县委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,县政府“诚信个体工商户”,市个私协会“先进企业”,县委组织部、县委“两新组织”党工委“非公企业党建之星”等殊荣。
毛昌是土生土长的新津人。50多年的人生虽然充满了跌宕起伏,但是,终究从困顿中走了出来,成就了事业,在平淡的生活中定格了一道风景。
毛昌的销售公司位于新津黄鹤楼附近。酒业销售公司里,整洁、窗明几净,硕大的陶罐里、设计精美考究的酒瓶中,满满的都是琼浆玉液;水电器材销售在其旁边,各种型号的电机及水电器材设备琳琅满目,个个散发着铮亮的金属光彩。
“这些酒都是自己的酒厂精心酿造的,酒质上乘,”毛昌一脸笃定,“电机设备是定点销售乐山乐久电器厂的产品,历经技术改造,现在产品种类已达20多个。”
介绍“家业”,毛昌如数家珍,对于过往的辛苦,眼角溢满快乐。其实,其身后的故事到像一杯绿茶,入口一丝苦涩,回味爽快回甘。
1965年,毛昌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。父亲是炮兵军官,母亲是军医。上个世纪70年代,父亲被打成右派,全家被下放,落户到新津普兴公社。那时,毛昌5岁。1980年,父亲平反,举家回到“老家”新津寿阝江街。1982年,17岁的毛昌中学一毕业就来到新津水电局电器器材厂做了一名工人。
“为啥没有继续上学呢?”我很疑惑。中学时,毛昌可是学生会干部、校团支部书记。
“条件不允许哦,”他说,“家中我排行老二,又是唯一的男孩,家庭困难之际,放弃读书去上班可以分担父母的辛苦与压力。”
眼前,这位身材高大挺拔的男人脸颊上,淡然、宁静,过往的一切并没有令他怅然若失,相反,平添了几分刚毅。
之后17年,毛昌从临时工到正式工,又从一般工人晋升为企业的部门经理、副总经理,直至主持全面工作,正欲施展抱负,贡献社会之机,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,而此时的电器厂技术与人才严重匮乏,加之高低压金属构件的生产技术含量低,生产企业多,市场竞争激烈,企业发展走进了“死胡同”。最终,不得不申请企业改制。
毛昌成了“光杆司令”、下岗失业人员。那段日子,苦闷、失意、迷茫、徘徊……30多岁的人,上有老,下有小,肩上“亚历山大”。
听说他下岗了,有朋友出资拉他一起搞电机,他拒绝了;做商贸的朋友找到他,希望其鼎立相助,他也拒绝了。
毛昌心里有着一份牵挂。外出打工,虽然没有压力,但是对家里却增添了诸多的不便,而就此沦为打工仔,他不甘心。
三个月后,新津黄鹤楼旁主营电机、钢材产品的昌达水电器材经营部开业,老板毛昌成了新津商海中的一名新秀,此后20多年,他是千磨万击还坚韧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除了水电器材,毛昌还涉足白酒领域,虽然仅10年有余,但其曲折耐人寻味。
水电器材经营部开业后,凡事毛昌亲力亲为。为了防盗,门市前的人行道就是他舒适的卧榻;白天守店,夜间送货,北上德阳,南下仁寿;一日三餐难定时,店主小工一肩挑。苦尽甘来,窘迫的日子慢慢有了转机。
2008年的时候,毛昌与朋友合资收购了乐山乐久电器分厂。乐久厂的发展与先前的电器器材厂的境遇别无二致。企业被收购后,毛昌将企业散落的职工都招了回来,在技术上调整、改进,理念上进行更新,优化、降本。远赴南京、浙江等地学习,一改过去产品单一、笨重,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状况;针对农村对饮用水、排灌、提灌设备的需求,解决种养殖业用水难题,在电机产品型号、结构上动脑筋,使其种类增加到了20多个。
改革后的电机厂重新投产后,当年就实现扭亏为盈。
2010年4月,毛昌通过对“中国白酒原酒之乡”邛崃市的多方考察后,毅然收购了邛崃皇城酒厂,成立了白酒生产型企业—四川省津昌酒业有限公司,其销售部成都昌润酒业与昌达水电器材经营部毗邻。创建初期,毛昌舍得投资,精心打造一年半投产后,基酒、原酒、瓶装酒、散装酒等一应俱全,产品很快打开销路,尤其是原酒十分抢手,远销山东、辽宁、河南、安徽等地,年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。
两年后,酒业市场遭遇了一场强风暴,市场出现波动,销售额急速下滑。
那段日子,毛昌心力憔悴,为了集中精力专注于酒业发展,毅然退出了电机厂的股份,一门心思做电机产品的销售,心无旁骛地沉浸于“津昌”。历经市场浪潮的冲击与洗礼,2018年,津昌终于迎来了扭亏为盈的转折,目前保持平稳发展。
回首来路,毛昌感慨良多:“巅峰时期邛崃有近600家原酒生产企业,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,现在仅存120余家,……”对于自己的“运气”,他不矜不伐,“这一切得益于能沉得下来,专注于自己的行业。”
1997年,毛昌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实现了人生的一个夙愿。毛昌入党很不寻常。早在1988年,他就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,可因为父亲的那段历史,一直未如愿以偿。可他坚定信念不动摇、不气馁,一次又一次地递交申请,向组织袒露心声。他说,“我是‘一根筋’,从学生时代起就积极向上,把中国共产党确立为自己的唯一信仰。步入社会后仍然‘初心不改’,坚定信仰,坚持正能量。”
如今,毛昌担任了成都市新津区个私协会会长、党总支书记,新津区第十届政协委员、新津区工商联商会副会长等多个社会职务,被誉为“货真价实的‘红色企业家’”。
做企业,他讲坚持,讲诚信。1999年涉足机电行业,其间不少人都已另辟蹊径,可他仍然20多年如一日地坚持,始终做得风生水起。半路出家进入白酒生产行业,他摒弃急功近利思想,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,将污染治理作为企业首要问题,斥资进行技改,把具有腐蚀性的黄水、酒糟以及锅底水收集并集中处理,不向外排放;将以煤为主的传统能源改进为无污染的电力驱动。“企业要做好,青山绿水也不能丢”。毛昌坚定地说。
接手个私协会党总支工作以后,他把这一繁杂的工作当成了又一项事业,无私付出。2012年总支成立初期,活动经费匮乏,他既出钱又出力,把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;他四处奔走,争取多方支持,2018年建成了“六有”标准化党建基地。
个私协会党总支成立8年来,在毛昌带领下,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、社会责任担当有机结合,走出了一条非公经济党组织党建工作的特色道路。
主持党务工作,毛昌讲责任,讲担当。他坚持落实“三会一课”,推进“两学一做”,分类开展党员教育管理,积极参与企村结对共建。通过开展“结对帮扶、精准扶贫”,“诚信经营、评先争优”等各项实践活动,引导和带领所属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带领会员企业守法经营、创先争优,彰显了社会责任感与社会担当。
主持党务工作,毛昌讲信念,讲奉献。他组织党员赴赤水市、泸定县、小平故里、陈毅故里、西昌等基地开展红色教育,传承红色基因;他带领企业参与公益活动:小金县扶贫、革命老区慰问、企村结对共建、党员志愿者进社区……自发建立“爱心书屋”、环卫工爱心驿站等不同形式的公益帮扶,成立专项帮扶基金,帮扶对象近500人,党员参与公益活动达800余人次。
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,他带领党员及时向县委组织部交纳特殊党费14500元,总支党员通过各种渠道捐款捐物达7万余元。协会总支走访慰问了五津街道的5个社区,送去消毒酒精300公斤、方便面60箱;毛昌的酒业公司为餐饮协会会员单位免费提供了消毒酒精230公斤,以成本价向甘孜道孚县、自贡市、四川益路同行新津自愿者中心等共供应消毒酒精1050公斤,并为新津中学贫困学生捐款1万元。
新津县(区)个私协会党总支的工作在“领头雁”毛昌的带领和组织下,成为新津“两新”组织中的排头兵,多次获得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、“非公党建示范点”、“创先争优先进基层组织”等光荣称号,2015年还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“全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络点”。
作为新津第十届政协委员,繁忙的事务之余,毛昌对社会发展洞幽烛微,提交了一些颇有质量的提案。如,《关于加大生态保护力度,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的建议》;《关于加大科技治霾力度的建议》;《关于加强我县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建议》;《关于调整优化公交线路,方便市民前往岷江创新城就业就医办事的建议》等。这些提案涉及的都是党委政府重视,群众关注的“热点”、“难点”问题,不管是独立构思、调研后撰写提交,还是与其他委员的联名提案,都是毛昌心之所系。针砭时弊,月旦社会的“力作”,也是他有责任、有担当的体现。这些提案交相关部门办理后,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。
他还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视察、调研等履职活动,并积极建言献策,近几年的履职积分在所属专委会都名列前茅。
从一个懵懂少年到区政协委员、区工商联商会副会长、区个私协会会长、党总支书记,毛昌始终沉浸于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中。对此,有人不解,问他,常年劳心费神于协会、党建,你图啥?他说,“我是一名共产党员,共产党员就要有奉献精神、牺牲精神,党组织信任我,把担子交给我,就一定要把工作干好、队伍带好,不辜负组织信任。”
付出辛劳终有回报:毛昌所属的酒业公司先后被中国质量协会评为“四川省50强酒业公司”、“全国优秀酒业公司”、“全国百佳酒业公司”。个人先后荣获县委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,县政府“诚信个体工商户”,市个私协会“先进企业”,县委组织部、县委“两新组织”党工委“非公企业党建之星”等殊荣。